人活著,原是種消磨。
消磨物品、消磨資源、消磨能量、消磨感情、消磨著慾望、消磨時間;待消磨完了一切,自然,我們也就消磨了生命。
什麼樣的時代,自有著什麼樣的消磨;這是一個深層的螺旋,大凡只要是人,註定都得在這其中捲呀捲的載浮載沉。
消磨本身無好壞;只是生命必經的過程。有消磨,自然就有滋長;一消一長之間,這個世界也就成了一個簡單的輪迴,消磨是為了滋長,而滋長後的一切能增加消磨,這裡存在著某些平衡,而對於這平衡,我頂是喜歡。
只是不幸的是,待我發現自己喜歡這平衡的同時;這平衡已然步入回憶。而自己長久以來所從事的設計;似乎正是加速它步入回憶的最佳功臣。
消磨了某樣東西,轉成了另一樣東西,當中或許為了這轉換,而消磨了更多更多的東西,這就是設計的本質。
無論是何種設計,他的本質還是在消磨。哪怕是標榜著「綠色」的設計,這樣的本質依然還是不會改變。
在設計的圈子打滾久了,難免也感到害怕。一將功成萬骨枯,每個設計的背後,究竟有多少東西就這麼消磨進去的,我總難以明瞭,即便能夠明瞭,也還是難以理解這些消磨其背後所代表的真正意義。於是只能一廂情願的去認定,或許這些設計能夠滋長出些什麼,讓這存有平衡的輪迴能夠繼續轉動。
然而從事設計越久、工廠跑的越多、倉庫清理的越勤,便越是對這一切的消磨感到恐懼與灰心;當自己的設計造成了這一波波的消磨後,究竟滋長了些什麼呢?或許不過是某些數字的成長、某些消費的刺激、某些庫存的增加,如此而已。只要設計出了產品,最終目的還是要能刺激消費。沒有消費的市場,設計也就存活不下去。自從設計選擇與商業掛鉤後,再怎麼去跟人搞「綠色」,都難免會參雜些妓女立貞節牌坊的成份在。過去常妄想著自己是否能夠走回工業革命後,人們創立「設計」的本意;只是當自己走的越久,看的越多;難免就越是灰心。若真要走回「綠色」,便是停止一切的刺激消費,進而停止生產與製造,乃至想盡一切辦法去延長一個物品的壽命;只是如此一來,現行的設計循環與資本主義大概也就崩解殆盡。近日面臨經營窘境的CROCS(做出俗稱布希鞋的公司)明白的揭示了設計與消費脣齒相依這道理,或許,我所期待的是一個讓自己永久失業的世界。
只是,即使如此,在自己的心中,還是有份心意,希望能在這眾多的消磨中,去滋長些什麼。有形的物質與資源在現代設計中已然消磨太多;若非得還要添加什麼消磨才能生長出產品的話,我願投入些自己無形的時間。用最低限的消磨,去再滋長些產品;在每個空閒如此去重覆著這樣的工作,看能不能在自己小小的世界中延長某些物品的壽命,重新架起消磨與滋長之間的小小平衡。
近日趁著工作的幾些空檔,將工廠、辦公室的廢紙整理整理,像是種單薄的贖罪般,做起了一本一本的手工書。每本手工書的原料皆是原先要做廢、拿去回收的紙張。回收紙張的本意是為了滋長,這原是好事,但在回收的過程中,難免還是得耗掉許許多多的資源,才能再度讓這紙張重生,這難免還是有些可惜。因此自做了主張,趁這群廢紙們還沒過橋投胎之前,將他們從鬼門關前拉了回來,讓他們殘存的生命還有再次發光發熱的機會,過過第二春的癮,如此他們延長了壽命,自己的世界也就有了些小小的彌補;縱使每本手工書大概都得耗個一、兩個小時的磨菇,也還是種滿足。
我想,任一產品皆同人,重要的不是他們怎麼賣,而是他們怎麼活。
以上,謝謝觀看。
這裡是針線球兒的小小世界,
我們有匹手工書好便宜的啊!有興趣的請接洽 ^______^